茅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以“扎根、强干、繁叶、硕果”为育人脉络,构建党建引领、多元共治、特色赋能的全方位育人体系。
资源与环境学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管理团队
一、扎根之力——党建引领深扎固本
(一)完善顶层设计,发挥党建龙头作用
建立以校领导、院领导、辅导员、学生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力量的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,出台相关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,强化组织力量下沉一线。将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和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、市级创新工作室、校级辅导员工作室等工作相结合,一体谋划、整体推进。
校领导进社区开展座谈会
院领导开展学生社区建设管理座谈会
(二)强化党建领航,深耕长效育人
校领导、院领导常态化进社区,辅导员常态化入驻学生社区,在社区内开展党团建设、主题班会、交流谈心等思政教育活动,招募学生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、入党申请人作为学生管理队伍,实现以学生党建为引领,以党员自治为实践路径的管理体系。
在社区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
二、强干之力——多元共治有力支撑
(一)强化组织力量,推动队伍下沉
建成“三长制”管理模式,推动组织力量下沉。专任教师、辅导员、学生党员、团学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,在学生社区内开展班会、座谈会,走访学生宿舍,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,及时解决学生实际问题,加强思想教育。
校、院领导进宿舍
(二)发挥学生主体作用,激发内生动力
鼓励学生党员“亮身份”,设立党员责任区及党员宿舍。由学生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、入党申请人等先进代表对学生社区开展常态化管理。学生社区内设置留言板、树洞角,同时设立线上反馈机制,充分听取学生群体意见,打通服务学生“最后一公里”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“主人翁”精神。
学生党员宿舍挂牌
(三)聚力学风建设,社区良性运行
探索“学研相济,助力成长”学风品牌。学生党员在社区内开展一对一学业帮扶,班主任、专任教师常态化在学生社区内开展“师生面对面”特色交流会、班会、课程辅导、考研辅导、就业咨询等活动。
开展“师生面对面”主题活动
三、繁叶之力——特色活动全面育人
(一)完善空间配置,强化功能建设
以物理共享空间为载体,强化“一站式”社区功能建设,学生社区兼具活动室、自习室、读书角、研讨间、心理角、红色观影地、交流区、风采展示区等功能。
社区活动室、自习室空间展示
(二)开展特色活动,强化社区活力
结合建党节、国庆节、雷锋月、考试月等节点,开展党史、爱国主义、“诚信”等主题教育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结合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“粽香迎端午,包粽接传承”“中秋园游会”等主题活动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在学生发展关键节点开展“新生心理适应交流会”“考研辅导会”“简历修改”“模拟面试”等系列主题活动,助力三全育人提质增效。
社区特色活动展示
四、硕果之力——育人成效辐射广泛
(一)选树优秀典型,发挥模范作用
选树“茅台杰出人才奖”刘亚曦、“茅台劳模”夏伟、贵州省“最美大学生”赵欢兰、“赤粕之萃”团队等一批身边的典型,召开经验交流会、报告会,引导师生向优秀朋辈看齐。设置党员先锋岗、党员责任区、党员宿舍,树立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”的理念,激励党员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,勇于担当,树立榜样。
“茅台杰出人才奖”刘亚曦、“茅台劳模”夏伟
(二)科研反哺教学,育人成效明显
近年来,立项21项教学研究项目,其中7项为省级项目。师生为地方发展提供咨询服务,开展8项调查课题,为企业协会举行15场环保讲座,开展8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相关课题研究。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,学生就业情况符合培养目标。
科研团队深入地方产业开展调研
未来,资源与环境学院将持续深化社区内涵建设,拓展“党建+”育人载体,推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从“物理空间融合”向“育人效能聚合”升级,为培养更多扎根行业、服务产业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。
一审:骆娜
二审:刘雪依
三审:陈岚